鲁山县驻村干部一线助力“三夏”生产

乡村的六月,骄阳似火,麦浪滚滚,满目金黄,正值三夏生产大忙季节。鲁山县田间地头,一支支驻村工作队下麦田、干农活,进农家、做帮扶,协调机收,落实各项奖补,开展麦秸秆禁烧,提供技术指导等,他们与群众心贴心、手拉手、肩并肩,开展了一系列解困帮扶活动,不仅贴近了群众,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提高了夏收、夏种质量,加快了三夏进程,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化身志愿服务队

5月26日,金色的麦浪间,一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驰骋,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瓦屋村,脱贫户秦秋生家的麦田里,县城市管理局驻村第一书记石丰功正带领志愿服务队,挥舞着镰刀给秦秋生家割麦子,汗流浃背。眼看麦子要熟了,受疫情影响,家里老力不能及时回家割麦,收割机又进不到地里,我又是残疾,怎么办呢?正在发愁里,石书记放弃节假日,主动上门来帮助我收麦子。秦秋生的妻子感激地说。

目前瓦屋镇成立了19支代收代种志愿服务队,驻村工作队模范带头,志愿者200多人,排查有困难需求的群众26户,已帮助全部完成代收任务,获得了群众的真心赞誉。

通过‘代收代种’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服务,解决了因疫情不能返乡群众的夏收困难,驻村工作队化身志愿者,也积极参与了三夏生产,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也是瓦屋镇众多志愿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瓦屋镇镇长武雅丽说。

发挥党员先锋队

6月1日,正值中午时分,烈日当头,鲁山县马楼乡宋口村第一书记和两委干部、党员一道,坚守在田间地头,和群众一起抢收小麦。大型收割机在滚滚麦浪中忙碌作业,几辆运送车来回穿梭在田间地头与农家之间,伴随着机械作业的轰鸣声,田间地头呈现一派忙碌丰收的景象。看着党员先锋队帮自己忙前忙后,正在收麦的李大爷乐得合不拢嘴,直夸党员先锋队做得好。

俺家的小麦志愿者服务队帮助收完了,玉米种上也进行了灌溉,不靠天等雨,夏收夏种完成了。鲁山县马楼乡宋口村村民李喜云高兴地说。为抢抓农时,早播早种,马楼乡驻村干部号召各村党支部、党员、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克服靠天等雨思想,利用一切能用的水利条件,能浇一亩是一亩,多种一分是一分,在全乡范围内迅速掀起随收随种、抗旱保秋工作高潮。

勇当攻坚突击队

为降低新冠疫情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梁洼镇驻村工作队一线发力,坚持疫情防控与粮食生产两手抓、两不误,突击攻坚,协调联合收割机和运输车,帮助农民群众抢抓农时,确保颗粒归仓。

我在医院照顾那口子,今年我种了两亩小麦,眼看到了麦收,我自己在家发愁,没想到村里驻村干部帮俺解决了大难题,真是太感谢你们了!6月6日,脱贫户李大保的妻子捧着堆在院子里的小麦激动地说。梁洼镇应源社区群众李大保因病住院,妻子在医院照顾,田里小麦无法及时收割。得知情况后,鲁山县教育体育局驻应源社区第一书记李亨达主动帮李大保联系收割机,为其收割小麦。应源社区驻村工作队,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夏收以来共为8户群众提供帮助,确保颗粒归仓。

为扎实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张官营镇45支驻村工作队身着防护服,佩戴红袖标,深入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禁烧政策,张贴宣传标语,利用大喇叭、流动车广泛宣传,做到户户晓,人人知,用实际行动全力为三夏生产保驾护航。

鲁山县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党员干部在‘三夏’生产中的服务队、先锋队、突击队作用,让每个党员知道组织的阵地在哪,帮助群众抢收抢种,确保颗粒归仓,切实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鲁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政府党组成员姚金锋说。(刘浩亮李河新)

本文链接:http://pdssbs.com/post/4120.html 转载需授权!

分享到: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